新的居住革命
1951年8月的一个星期天,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面对着一屋子的建筑师做了一个题为"对建筑安居功能的思考"的报告。当时德国依然面临着房子紧缺的问题,德国的建筑师们都忙着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忙着探索新的住房样式和城市规划。这时海德格尔告诉他的听众:安居的困境并不是房子不够用,真正的困境是人们需要探索安居的含义。最终他把居住的物质问题引向了一个与天、地、人、神相关联,与人的存在本身相关的精神世界。
这个思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缺少,但海德格尔的报告所针对的困境在技术更新、商业力量和人口向城市聚集等社会条件上。这与我们目前的社会现实更为接近。中国房地产业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对于安居问题仍没有给出理想的答案。在一次次推倒重来的过程中,城市迅速蜕变、更新,历史开始被割裂,熟悉的街区也开始陌生起来。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自己的家中渡过,那么某种程度上,住宅抑或房子则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如果我们承认中国地产的狂飙时代,也是对好房子标准的探索过程,那么现在是否可以给出一个相对成熟的答案?尤其是在经历了短缺、复制、炒作、泡沫、圈地等一些列市场狂欢后,我们能否静下心来,仔细打磨一件作品--不是复制而是创新,不是模仿别人的生活,而是忠于自己内心的生活渴望。
所有以往的探索,是我们起步的基石也是我们批判的对象。
如果以高级住宅为例,关于好房子的理想,我们至少经历了几个有趣的发展阶段。1800帝制时代--以四合府邸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的等级建筑,用复杂的空间演进表达权贵阶层的等级森严;1970政贵时代--政贵要人居住的行政公馆,具有当时那个时代的质朴外表和宽大平和的空间尺度;1990对外开放时代--集中温榆河与机场高速之间的舶来别墅,第一次外来移民潮造成的第一代中国别墅群,1997年拜物时代--完全仿制国外的建筑或是粗放设计的类洋房;2001博物馆时代--新的财富趣味从乍富者转向海归和城市中产,无论中式别墅还是原生态西班牙风格别墅,建筑的风格开始变得多元。
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的悖论成为今天都市人的生活常态。从维也纳风情到荷兰小镇,从凡尔赛花园到爱丁堡公馆,从北美风格到西班牙风格,在我们的城市中心与边缘地带,有太多开发商陶醉于被认为几百年不过时的欧陆经典风格,用一个浅显表象的定义来提供对所谓美好生活的幻想。但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幻想是依靠一些肤浅的形式和装饰图案来表现的,城市面貌也因此而杂乱无章。
就像曾在中国住过28年的意大利人利玛窦在400多年前所下的结论:"我认为中国人有一种天真的脾气,一旦发现外国货的质量更好,就喜欢外来的东西"。
在通常的解释中,作为富贵象征的欧陆风代表了富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向往,但是另一方面,开发商是否可以因个人的审美和商业判断,就决定了大多数人的居住理想?
2005年以后,高级住宅又开始掀起了一股本土潮流。一批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中式住宅进入了市场。但问题在于现代社会中传统生活方式该如何继承?复制传统是否能够满足今天的生活需要?如果房子成为了"假古董"或者"博物馆",它的生命力又在哪里?
梦回唐朝也许注定是一厢情愿,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中国建筑不中国"或者"一种失去了文化根基的精神游离"。
我们知道,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新的居住革命,其目的仍旧是探索中国人的居住理想。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场革命不仅要最大程度满足物质层面对舒适性的需求,同时更要给人们的精神一个完满的居所。这就回到了最初海德格尔60年前所提出的那个深刻的命题--关怀"与人的存在本身相关的精神世界"。
归根结底在于,我们能否走出模仿复制,创造一种带有文化自觉性,并真正属于自己的舒适居所。
回到建筑现场
"钓鱼台七号院"给了我们推动这场革命的机会,这也是时代的任务与馈赠。从2007年始,至2012年收尾,期间历时5年多。这1800多天之内我们不曾有一日懈怠,始终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即使今天看来,这也是一次艰难的建筑实践。
土地是房地产开发商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项目的核心资源。玉渊潭湖边的这块土地给了我们创造的最初动力和使命。我们为她而激动,就像工匠面对一块好玉料而跃跃欲试,兴奋不已。这既是机会也是巨大的挑战。
北京市内的天然水面已经不多见,玉渊潭尤为珍贵。她与昆明湖、福海、中南海合称为北京四大水域。其中玉渊潭不仅位置得天独厚,而且拥有61公顷的水域面积,超过95%的绿化覆盖,景色宜人,风光旖旎。这片湖泊历800多年的发展而形成了现在的面貌。她经历封建时代的皇家钓池,革命时期的引水工程,直到现在的城市水景。城市的发展与扩张不断改变着她的面貌与功能,并赋予了她新的生命力。玉渊潭就是一个特殊的地标,一个历史与文化的符号。她的周边聚集了大量的权力机构与学府书院,围绕着湖区,各个时期的地标性建筑争奇斗艳,鳞次栉比。
就城市地理而言,玉渊潭是北京相对特殊的区域。庙堂与江湖,城市与乡野,政府与军队,学者与高管,帝国王朝与无产阶级专政……各种时代符号在此错综交融,跨越时空而共存。历史在这里织就了一张斑驳的大网,每个网格都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象征。于是,在玉渊潭边任何营造都成为了一个极为困难的建筑行为。其难度并非在于创造新的地标,而是要与诸多地标和谐共存,既匠心独运又平和内敛。
如何使这个建筑自然的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以最自然的方式生长出来,而不是一个入侵者。即使百年之后,她依旧能够安详如故,从而获得穿越时空的生命力。--这是我们思考的原点。没有什么比我们的脚下的土地更高贵,建筑也不例外。我们必须要充分尊重土地的原貌,考虑社区规划,以及周边城区之间的关系,与历史遗迹相和谐。
我们心中的建筑应该成为玉渊潭肌体的一部分,如同湖边的一棵樱花树,如同一块石头,甚至就像肆意生长的蔓草。她应该脚踩大地,沐浴着湖边的清风,迎着每一个夕阳和落日。她就是湖边最自然的风景,不需要被注意,也从不会被忘记。她不一定是新的,岁月会在她的身上留下不同的印记,但经历沧桑后,她会呈现出成熟的魅力。最重要的,她应该是独特的,只属于这里,而不是不是复制来的,在另外地方也不可被复制。未来她会成为人们的共同回忆,是历史的一部分。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诗人卞之琳的《断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有意不刻意,无为而无不为。
回到2007年的建筑现场,我们在湖边开始最初的探索。计成在《园治》里说,借景有"远借、临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还在于"巧而得体"。我们仿佛只是在园里补上一棵树。但这棵树一定是经过了极为慎重的考虑,既融于环境,又秉承了自己的个性。
这种对自然、人文环境的融合与适应,也是对天然地势的尊重。自然山水景观不可复制,文脉历史亦无法移植,好地块越来越少也更难获得。建筑一旦形成,景观将不可逆。所以要格外慎重。对于土地与城市的尊重和关怀,成为了我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是我们探索一场新的居住革命的标尺与红线。
传统如何开启新的传统
"钓鱼台七号院"的形态是一座城市公寓。
公寓的建筑形式大概是在20世纪20年代发明的,那是一个特别的年代。1917年俄国革命,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德国制定了《魏玛宪法》,各国开始重新构想国家的制度与结构。作为容纳国家最小单位的公寓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住宅,在当时建筑师们的设想中,它也是容纳健康身体或者健康家庭的一种理想容器。
所以,我们的使命终究是要创造一种容纳健康身体与理想生活的"容器"。她即是物理的空间:宽松、舒适、温暖、方便;也是精神的空间:体现尊严、包容喜乐、承载志趣。
"钓鱼台七号院"的正式启动是在2008年,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我们正开启一个新的时期。改革开放三十年,奥运会的烟花还未散去,中国人的自信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一场新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席已接踵而来。在全球化的舞台上,中国开始承担更重要的角色。大国崛起走上新的征程,从以往的模仿、学习、试探,转向创新、自主、引领。换句话说,必须要走出一条新路--国家如此,国人也是如此。
建筑是时代的语言,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建筑,新的建筑也必须要呼应新的时代精神。我们的工作应该是开创建筑与居住模式的创新--不再是复制与模仿,而是体现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体现处于上升期的民族自信心;并营造出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提供更贴心的生活服务。
学者朱学勤曾说,传统仿佛是身上的一块疤,无论怎样都是抹不去的,即使表皮长好了,那块疤还在肌体的深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既然传统如同一块无法抹去的疮疤,一件无法褪去的成衣,那么所有新的建设仍旧需要尊重传统。在这个意义上,创新也是从传统的再次出发。
即传统开启新的传统。
与以往"新古董"般的中式不同,我们在建筑形态上追求的是"骨子里的中国"。既符合现代生活要求,同时又使传统建筑手法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表现。我们营造的首先是"新传统"。它是传统的延续而不是割裂,是反映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内涵,是他们的心灵密码,能和新时代的精英形成文化的"共鸣"。
设计大师王受之曾说:"西方的现代居住环境比东方的更科学,但是东方住宅形态中却有一种西方所没有的人文因素。它可能不是物理性的,但绝对是心理性的,能够使你感动、喜悦、忧伤、悸动。中形西态的住宅是否有融合的可能呢?"
西方建筑始终在随着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升级,中式传统建筑也适合人居住,但没有适合社会发展。所以我们选择放弃表面符号化的表达,转而运用精神层面的东西来表现中式风格,并融入现代生活的功能。
在"七号院"的营造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寻找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融合的各种可能性。
以建筑形态为例,在经过了50多稿的推敲后,建筑外形选择了类似"赖特筑居"的模式。采用三段式,带着中式的大屋顶。这种造型很东方,内敛而低调。材料是传统的砖、木和石头,有出檐很大的坡屋顶。
外立面选择了一种质感极强的材料--"红砖"。这种红准确的说应该是"赭石"色,近似于红色的土地,质朴而坚定,代表了人类天性中,对于大地的情感。更重要的是,"红砖"的色泽与质感,会随着时光流逝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仿佛树木的年轮,记录了岁月的印记,经历时间的打磨而更具韵味。"红砖"是有生命的建筑,能够体现出时空的变迁与积淀。
除了"红砖"外,七号院还大量使用了"原铜"和"石材"。这些材料同样具有生命的质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呈现出不同的魅力。红砖、原铜和石材,三种材料无论中西都是经典的建筑元素。它们构成了整个建筑的肌理,实际上也是中西合璧的结果。这种"新传统"也体现出国际化的气质。
对于传统建筑符号的使用,七号院花了大量的心思。"十二章纹"、"唐草"、"云纹"、"拂尘"、"八宝"等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分布于建筑表面,以及屋顶、柱头等细节之处。来自传统,却不拘于传统。
再比如,我们尽最大的力气去营造舒适的人居环境。这种舒适环境不仅指居住者能共同享有足够的公共绿地、拥有优质的花草树木、占有公共清洁的水面与其上嬉戏的禽鸟,还包括居室最大可能的采光面积,窗外的风景;包括居室的温度与自然风的调解以及居室空间更合理的调配。更重要的是,居民生活空间的人性化构建与人性化服务的细化。为此我们还引入了全新的管家服务。
我们努力建立"全生命周期舒适指标"。全生命周期包括人生的各个时段,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中,不仅包括起居、休闲、饮食、健身与娱乐,还包括孩子的教育、老人的保健与养生,各种各样的人生需求。在每一户的"全生命周期"中都有我们的尽心服务。这关系着房地产开发商身份的转变,这种转变意味着:从简单的卖房子要转为长久居住服务的保证者与投资者。
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应该住什么样的房子?这是一个宏大的话题,而其内涵也会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变化。钓鱼台七号院用5年的时间向前迈出了一步,试图提供一种思路、方案和可能性。而我们这一步又是继续前进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结束也是开始。
钓鱼台七号院也创造了楼价的新标尺。但财富,并不是我们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对于中国未来人居模式的探索,才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1951年8月的一个星期天,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面对着一屋子的建筑师做了一个题为"对建筑安居功能的思考"的报告。当时德国依然面临着房子紧缺的问题,德国的建筑师们都忙着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忙着探索新的住房样式和城市规划。这时海德格尔告诉他的听众:安居的困境并不是房子不够用,真正的困境是人们需要探索安居的含义。最终他把居住的物质问题引向了一个与天、地、人、神相关联,与人的存在本身相关的精神世界。
这个思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缺少,但海德格尔的报告所针对的困境在技术更新、商业力量和人口向城市聚集等社会条件上。这与我们目前的社会现实更为接近。中国房地产业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对于安居问题仍没有给出理想的答案。在一次次推倒重来的过程中,城市迅速蜕变、更新,历史开始被割裂,熟悉的街区也开始陌生起来。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自己的家中渡过,那么某种程度上,住宅抑或房子则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如果我们承认中国地产的狂飙时代,也是对好房子标准的探索过程,那么现在是否可以给出一个相对成熟的答案?尤其是在经历了短缺、复制、炒作、泡沫、圈地等一些列市场狂欢后,我们能否静下心来,仔细打磨一件作品--不是复制而是创新,不是模仿别人的生活,而是忠于自己内心的生活渴望。
所有以往的探索,是我们起步的基石也是我们批判的对象。
如果以高级住宅为例,关于好房子的理想,我们至少经历了几个有趣的发展阶段。1800帝制时代--以四合府邸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的等级建筑,用复杂的空间演进表达权贵阶层的等级森严;1970政贵时代--政贵要人居住的行政公馆,具有当时那个时代的质朴外表和宽大平和的空间尺度;1990对外开放时代--集中温榆河与机场高速之间的舶来别墅,第一次外来移民潮造成的第一代中国别墅群,1997年拜物时代--完全仿制国外的建筑或是粗放设计的类洋房;2001博物馆时代--新的财富趣味从乍富者转向海归和城市中产,无论中式别墅还是原生态西班牙风格别墅,建筑的风格开始变得多元。
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的悖论成为今天都市人的生活常态。从维也纳风情到荷兰小镇,从凡尔赛花园到爱丁堡公馆,从北美风格到西班牙风格,在我们的城市中心与边缘地带,有太多开发商陶醉于被认为几百年不过时的欧陆经典风格,用一个浅显表象的定义来提供对所谓美好生活的幻想。但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幻想是依靠一些肤浅的形式和装饰图案来表现的,城市面貌也因此而杂乱无章。
就像曾在中国住过28年的意大利人利玛窦在400多年前所下的结论:"我认为中国人有一种天真的脾气,一旦发现外国货的质量更好,就喜欢外来的东西"。
在通常的解释中,作为富贵象征的欧陆风代表了富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向往,但是另一方面,开发商是否可以因个人的审美和商业判断,就决定了大多数人的居住理想?
2005年以后,高级住宅又开始掀起了一股本土潮流。一批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中式住宅进入了市场。但问题在于现代社会中传统生活方式该如何继承?复制传统是否能够满足今天的生活需要?如果房子成为了"假古董"或者"博物馆",它的生命力又在哪里?
梦回唐朝也许注定是一厢情愿,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中国建筑不中国"或者"一种失去了文化根基的精神游离"。
我们知道,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新的居住革命,其目的仍旧是探索中国人的居住理想。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场革命不仅要最大程度满足物质层面对舒适性的需求,同时更要给人们的精神一个完满的居所。这就回到了最初海德格尔60年前所提出的那个深刻的命题--关怀"与人的存在本身相关的精神世界"。
归根结底在于,我们能否走出模仿复制,创造一种带有文化自觉性,并真正属于自己的舒适居所。
回到建筑现场
"钓鱼台七号院"给了我们推动这场革命的机会,这也是时代的任务与馈赠。从2007年始,至2012年收尾,期间历时5年多。这1800多天之内我们不曾有一日懈怠,始终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即使今天看来,这也是一次艰难的建筑实践。
土地是房地产开发商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项目的核心资源。玉渊潭湖边的这块土地给了我们创造的最初动力和使命。我们为她而激动,就像工匠面对一块好玉料而跃跃欲试,兴奋不已。这既是机会也是巨大的挑战。
北京市内的天然水面已经不多见,玉渊潭尤为珍贵。她与昆明湖、福海、中南海合称为北京四大水域。其中玉渊潭不仅位置得天独厚,而且拥有61公顷的水域面积,超过95%的绿化覆盖,景色宜人,风光旖旎。这片湖泊历800多年的发展而形成了现在的面貌。她经历封建时代的皇家钓池,革命时期的引水工程,直到现在的城市水景。城市的发展与扩张不断改变着她的面貌与功能,并赋予了她新的生命力。玉渊潭就是一个特殊的地标,一个历史与文化的符号。她的周边聚集了大量的权力机构与学府书院,围绕着湖区,各个时期的地标性建筑争奇斗艳,鳞次栉比。
就城市地理而言,玉渊潭是北京相对特殊的区域。庙堂与江湖,城市与乡野,政府与军队,学者与高管,帝国王朝与无产阶级专政……各种时代符号在此错综交融,跨越时空而共存。历史在这里织就了一张斑驳的大网,每个网格都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象征。于是,在玉渊潭边任何营造都成为了一个极为困难的建筑行为。其难度并非在于创造新的地标,而是要与诸多地标和谐共存,既匠心独运又平和内敛。
如何使这个建筑自然的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以最自然的方式生长出来,而不是一个入侵者。即使百年之后,她依旧能够安详如故,从而获得穿越时空的生命力。--这是我们思考的原点。没有什么比我们的脚下的土地更高贵,建筑也不例外。我们必须要充分尊重土地的原貌,考虑社区规划,以及周边城区之间的关系,与历史遗迹相和谐。
我们心中的建筑应该成为玉渊潭肌体的一部分,如同湖边的一棵樱花树,如同一块石头,甚至就像肆意生长的蔓草。她应该脚踩大地,沐浴着湖边的清风,迎着每一个夕阳和落日。她就是湖边最自然的风景,不需要被注意,也从不会被忘记。她不一定是新的,岁月会在她的身上留下不同的印记,但经历沧桑后,她会呈现出成熟的魅力。最重要的,她应该是独特的,只属于这里,而不是不是复制来的,在另外地方也不可被复制。未来她会成为人们的共同回忆,是历史的一部分。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诗人卞之琳的《断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有意不刻意,无为而无不为。
回到2007年的建筑现场,我们在湖边开始最初的探索。计成在《园治》里说,借景有"远借、临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还在于"巧而得体"。我们仿佛只是在园里补上一棵树。但这棵树一定是经过了极为慎重的考虑,既融于环境,又秉承了自己的个性。
这种对自然、人文环境的融合与适应,也是对天然地势的尊重。自然山水景观不可复制,文脉历史亦无法移植,好地块越来越少也更难获得。建筑一旦形成,景观将不可逆。所以要格外慎重。对于土地与城市的尊重和关怀,成为了我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是我们探索一场新的居住革命的标尺与红线。
传统如何开启新的传统
"钓鱼台七号院"的形态是一座城市公寓。
公寓的建筑形式大概是在20世纪20年代发明的,那是一个特别的年代。1917年俄国革命,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德国制定了《魏玛宪法》,各国开始重新构想国家的制度与结构。作为容纳国家最小单位的公寓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住宅,在当时建筑师们的设想中,它也是容纳健康身体或者健康家庭的一种理想容器。
所以,我们的使命终究是要创造一种容纳健康身体与理想生活的"容器"。她即是物理的空间:宽松、舒适、温暖、方便;也是精神的空间:体现尊严、包容喜乐、承载志趣。
"钓鱼台七号院"的正式启动是在2008年,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我们正开启一个新的时期。改革开放三十年,奥运会的烟花还未散去,中国人的自信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一场新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席已接踵而来。在全球化的舞台上,中国开始承担更重要的角色。大国崛起走上新的征程,从以往的模仿、学习、试探,转向创新、自主、引领。换句话说,必须要走出一条新路--国家如此,国人也是如此。
建筑是时代的语言,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建筑,新的建筑也必须要呼应新的时代精神。我们的工作应该是开创建筑与居住模式的创新--不再是复制与模仿,而是体现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体现处于上升期的民族自信心;并营造出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提供更贴心的生活服务。
学者朱学勤曾说,传统仿佛是身上的一块疤,无论怎样都是抹不去的,即使表皮长好了,那块疤还在肌体的深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既然传统如同一块无法抹去的疮疤,一件无法褪去的成衣,那么所有新的建设仍旧需要尊重传统。在这个意义上,创新也是从传统的再次出发。
即传统开启新的传统。
与以往"新古董"般的中式不同,我们在建筑形态上追求的是"骨子里的中国"。既符合现代生活要求,同时又使传统建筑手法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表现。我们营造的首先是"新传统"。它是传统的延续而不是割裂,是反映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内涵,是他们的心灵密码,能和新时代的精英形成文化的"共鸣"。
设计大师王受之曾说:"西方的现代居住环境比东方的更科学,但是东方住宅形态中却有一种西方所没有的人文因素。它可能不是物理性的,但绝对是心理性的,能够使你感动、喜悦、忧伤、悸动。中形西态的住宅是否有融合的可能呢?"
西方建筑始终在随着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升级,中式传统建筑也适合人居住,但没有适合社会发展。所以我们选择放弃表面符号化的表达,转而运用精神层面的东西来表现中式风格,并融入现代生活的功能。
在"七号院"的营造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寻找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融合的各种可能性。
以建筑形态为例,在经过了50多稿的推敲后,建筑外形选择了类似"赖特筑居"的模式。采用三段式,带着中式的大屋顶。这种造型很东方,内敛而低调。材料是传统的砖、木和石头,有出檐很大的坡屋顶。
外立面选择了一种质感极强的材料--"红砖"。这种红准确的说应该是"赭石"色,近似于红色的土地,质朴而坚定,代表了人类天性中,对于大地的情感。更重要的是,"红砖"的色泽与质感,会随着时光流逝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仿佛树木的年轮,记录了岁月的印记,经历时间的打磨而更具韵味。"红砖"是有生命的建筑,能够体现出时空的变迁与积淀。
除了"红砖"外,七号院还大量使用了"原铜"和"石材"。这些材料同样具有生命的质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呈现出不同的魅力。红砖、原铜和石材,三种材料无论中西都是经典的建筑元素。它们构成了整个建筑的肌理,实际上也是中西合璧的结果。这种"新传统"也体现出国际化的气质。
对于传统建筑符号的使用,七号院花了大量的心思。"十二章纹"、"唐草"、"云纹"、"拂尘"、"八宝"等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分布于建筑表面,以及屋顶、柱头等细节之处。来自传统,却不拘于传统。
再比如,我们尽最大的力气去营造舒适的人居环境。这种舒适环境不仅指居住者能共同享有足够的公共绿地、拥有优质的花草树木、占有公共清洁的水面与其上嬉戏的禽鸟,还包括居室最大可能的采光面积,窗外的风景;包括居室的温度与自然风的调解以及居室空间更合理的调配。更重要的是,居民生活空间的人性化构建与人性化服务的细化。为此我们还引入了全新的管家服务。
我们努力建立"全生命周期舒适指标"。全生命周期包括人生的各个时段,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中,不仅包括起居、休闲、饮食、健身与娱乐,还包括孩子的教育、老人的保健与养生,各种各样的人生需求。在每一户的"全生命周期"中都有我们的尽心服务。这关系着房地产开发商身份的转变,这种转变意味着:从简单的卖房子要转为长久居住服务的保证者与投资者。
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应该住什么样的房子?这是一个宏大的话题,而其内涵也会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变化。钓鱼台七号院用5年的时间向前迈出了一步,试图提供一种思路、方案和可能性。而我们这一步又是继续前进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结束也是开始。
钓鱼台七号院也创造了楼价的新标尺。但财富,并不是我们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对于中国未来人居模式的探索,才是我们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