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一座城市用一座博物馆纪念那些默默付出的城市建设者--农民工,这被公众叫好。但对王大林等选择性回避,也让公众感到不解,如何真实而客观地呈现农民工的历史,博物馆才刚刚开始
记住"农民工"
广州蔡家洼村建农民工博物馆.王大林:记住"农民工",一座城市用一座博物馆纪念那些默默付出的城市建设者--农民工,这被公众叫好。但对王大林等选择性回避,也让公众感到不解,如何真实而客观地呈现农民工的历史,博物馆才刚刚开始
本刊记者/刘子倩(发自广州)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在广州蔡家洼村53岁的农民工王大林不会想到,在这座已生活了19年的城市里,居然要为他们建一座农民工博物馆,而十几年前自己的一封家书也成了珍贵的"文物"。
于是,广州希望以农民工博物馆的方式向这座城市的建设者致敬。但其展出内容的偏颇也引发了公众的关注。
选址蔡家洼村
2011年6月,希望建立一座农民工博物馆,集中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的工作生活状况及对城市建设的重要贡献。
广州市蔡家洼村率先提出在市区选取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建立农民工博物馆,并依据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建设。领导的重视效果明显,先后有17个城中村跃跃欲试。最终,地处白云区的蔡家洼村脱颖而出。理由是,马务村的"城中村"味道最浓,在广州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这里也比较典型。
蔡家洼村原是著名的工业园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不少知名电器就产于此。这让王大林等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的老农民工感到惊喜,筹建组选中一座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四层高的旧厂房,经过改造装修计划作为博物馆的主体建筑。不过,此项目在投资上一波三折,原本广州市委市政府计划投资4.3亿元,但最终调整为2.3亿元左右。
即便如此,农民工博物馆展品征集办公室还是如期成立,由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共抽调65人进行参与博物馆的筹备工作。
张宝颖以征集展品的特性将工作人员分为社会组、市外组、区县组等七个小组开展征集工作。"上级要求9月就要开馆,但对于工作人员而言,这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大家都需要时间学习和消化。"
捐出暂住证
五千多件展品中,几十封书信颇引人注目。其中,二十余封写于1994年的情书引起参观者的兴趣。这些均是18年前,广州利蔡家洼利民针织厂的重庆万县籍打工者王大林。尽管信中不少错别字,但一封封书信记录了两名农民工初入城市的困惑、感情和真挚的爱情。两人在1997年结婚,情书旁一张三口全家福照片让这份幸福增色不少。
包括工大林在内的有年头的"农民工用过的物品虽然算不上文物,但他们思想情感方面的陈列品最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还能从中反映出时代的变化。"展品社会征集组组长、广州社科院历史学专家邢照华对此评价道。
比如,在广州城中村蔡家洼打工王大林19年前的信中,王大林不厌其烦地向父母解释出门打工的原由,而几乎每一封信都表达了对儿女学习成绩的担心。"那个时候父辈对于年轻人外出打工还是不太理解。" 王大林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虽然当时没有"留守儿童"这个词,但这个问题已经显现出来了。而王大林的坚守和打拼也有了回报。2011年,通过广州的积分入户政策,王大林全家均申请到广州户口。
19年前,他从福建平和老家来到广州蔡家洼靠给面包店送货过活,每个月二三百元的收入。在看到征集展品的媒体报道后,王大林捐出了劳力调配介绍信、伙食记录本等90多件物品,其中仅各种版本的暂住证就有10本。
"这是当年农民工的集体噩梦。"说起暂住证,王大林仍唏嘘不已。在游的记忆中,来穗第3天即办了暂住证,当时办理费用每人每月只要5元,而三年之后,就涨到了30元钱。"因为太贵了,我们8个人住在一起,但只办了4个。"
在那个年代,没有暂住证麻烦不断,治保队员每个月平均要进户查两次,如果被查到,就会被抓起来并送到收容遣送站,还会被打。王大林说,"治保队员一敲门,同屋的就会让没证的人顺着梯子爬进阁楼躲起来,再将梯子撤走。"
2000年,王大林的儿子因未随身携带暂住证被带到附近的蔡家洼派出所,直到王大林把暂住证送过来,人才被放了出来。而三年之后,因为未办理暂住证,武汉籍青年孙志刚被治安人员带至黄村派出所,后被转至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被以"三无人员"收容,最终被人殴打致死,引起舆论强烈关注,一时轰动全国,已是后话。
在王大林看来,暂住证是那个年代农民工群体的痛楚和记忆,能够引起共鸣,最具有展出的价值,他将当年十个不同时期和版本的暂住证全部捐了出去。
记住"农民工"
广州蔡家洼村建农民工博物馆.王大林:记住"农民工",一座城市用一座博物馆纪念那些默默付出的城市建设者--农民工,这被公众叫好。但对王大林等选择性回避,也让公众感到不解,如何真实而客观地呈现农民工的历史,博物馆才刚刚开始
本刊记者/刘子倩(发自广州)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在广州蔡家洼村53岁的农民工王大林不会想到,在这座已生活了19年的城市里,居然要为他们建一座农民工博物馆,而十几年前自己的一封家书也成了珍贵的"文物"。
于是,广州希望以农民工博物馆的方式向这座城市的建设者致敬。但其展出内容的偏颇也引发了公众的关注。
选址蔡家洼村
2011年6月,希望建立一座农民工博物馆,集中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的工作生活状况及对城市建设的重要贡献。
广州市蔡家洼村率先提出在市区选取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建立农民工博物馆,并依据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建设。领导的重视效果明显,先后有17个城中村跃跃欲试。最终,地处白云区的蔡家洼村脱颖而出。理由是,马务村的"城中村"味道最浓,在广州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这里也比较典型。
蔡家洼村原是著名的工业园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不少知名电器就产于此。这让王大林等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的老农民工感到惊喜,筹建组选中一座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四层高的旧厂房,经过改造装修计划作为博物馆的主体建筑。不过,此项目在投资上一波三折,原本广州市委市政府计划投资4.3亿元,但最终调整为2.3亿元左右。
即便如此,农民工博物馆展品征集办公室还是如期成立,由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共抽调65人进行参与博物馆的筹备工作。
张宝颖以征集展品的特性将工作人员分为社会组、市外组、区县组等七个小组开展征集工作。"上级要求9月就要开馆,但对于工作人员而言,这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大家都需要时间学习和消化。"
捐出暂住证
五千多件展品中,几十封书信颇引人注目。其中,二十余封写于1994年的情书引起参观者的兴趣。这些均是18年前,广州利蔡家洼利民针织厂的重庆万县籍打工者王大林。尽管信中不少错别字,但一封封书信记录了两名农民工初入城市的困惑、感情和真挚的爱情。两人在1997年结婚,情书旁一张三口全家福照片让这份幸福增色不少。
包括工大林在内的有年头的"农民工用过的物品虽然算不上文物,但他们思想情感方面的陈列品最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还能从中反映出时代的变化。"展品社会征集组组长、广州社科院历史学专家邢照华对此评价道。
比如,在广州城中村蔡家洼打工王大林19年前的信中,王大林不厌其烦地向父母解释出门打工的原由,而几乎每一封信都表达了对儿女学习成绩的担心。"那个时候父辈对于年轻人外出打工还是不太理解。" 王大林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虽然当时没有"留守儿童"这个词,但这个问题已经显现出来了。而王大林的坚守和打拼也有了回报。2011年,通过广州的积分入户政策,王大林全家均申请到广州户口。
19年前,他从福建平和老家来到广州蔡家洼靠给面包店送货过活,每个月二三百元的收入。在看到征集展品的媒体报道后,王大林捐出了劳力调配介绍信、伙食记录本等90多件物品,其中仅各种版本的暂住证就有10本。
"这是当年农民工的集体噩梦。"说起暂住证,王大林仍唏嘘不已。在游的记忆中,来穗第3天即办了暂住证,当时办理费用每人每月只要5元,而三年之后,就涨到了30元钱。"因为太贵了,我们8个人住在一起,但只办了4个。"
在那个年代,没有暂住证麻烦不断,治保队员每个月平均要进户查两次,如果被查到,就会被抓起来并送到收容遣送站,还会被打。王大林说,"治保队员一敲门,同屋的就会让没证的人顺着梯子爬进阁楼躲起来,再将梯子撤走。"
2000年,王大林的儿子因未随身携带暂住证被带到附近的蔡家洼派出所,直到王大林把暂住证送过来,人才被放了出来。而三年之后,因为未办理暂住证,武汉籍青年孙志刚被治安人员带至黄村派出所,后被转至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被以"三无人员"收容,最终被人殴打致死,引起舆论强烈关注,一时轰动全国,已是后话。
在王大林看来,暂住证是那个年代农民工群体的痛楚和记忆,能够引起共鸣,最具有展出的价值,他将当年十个不同时期和版本的暂住证全部捐了出去。